首页

女王第一视角调教

时间:2025-05-25 21:39:23 作者:马来西亚百年华小“饮水思源” 浏览量:35269

  中新网吉隆坡5月25日电 (记者 陈悦)23日,在今年迎来百年庆典的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华女校举行“饮水思源”石碑揭幕仪式。该校董事长张泽链感慨,一块石碑寄托该校百年校史、象征该校对华文教育的坚持。

  创立于1925年的吉隆坡中华女校已有百年历史,目前是男女合校的小学。雪隆福建会馆会长陈炳钟介绍,当时,雪兰莪福建会馆和在地闽籍先贤感受到女子也有受教育需求,毅然创立中华女学校,初期专招女生。

  “三迁校舍”颇能体现中华女校筚路蓝缕、艰辛创业的历程。陈炳钟介绍,学校初创时,借来两间商铺作为校舍,后来,学校又先后迁至福建会馆、永春会馆,直到1966年方迁入现址,结束“颠沛流离的日子”。

中华女校“饮水思源”纪念石碑揭幕。 记者 陈悦 摄

  在陈炳钟看来,在学校迁入现址前,华社积极为学校提供场所,体现马来西亚华社和闽籍先贤对华文教育的投入和重视。

  中华女校校长陈思霖说,中华女校的成长,还离不开一代代华文教育工作者的投入,该校就曾有“校长掌校又掌车”的动人故事:60年代迁入现址后,中华女校办校条件依然颇为艰辛。为了节省经费,当时的校长郑智鸾每天凌晨5点就随校车接学生,其余教职员也轮值跟车。

  1935年从中国来到马来西亚,在当地华校服务逾35年的郑智鸾曾撰文回忆称,当时的校址还属于偏僻乡区,“家长看到我一早在车内也安心”。郑校长还回忆,那时,适龄儿童登记入学期间,中华女校老师全体出发,按户到各处访问家庭争取新生,入夜才归。

  经过百年传承,在华社的大力支持和华文教育工作者努力下,中华女校如今已是马来西亚知名华文小学,占地超过3.8英亩,学生超过800人,校园设施完善。漫步在校园内,可以看到丹斯里林添良楼、拿督陈良民楼、丹斯里刘景成礼堂,以至中华女校综合礼堂(张泽链、刘明渊、欧阳云霞捐献),这些名字记录了华社知名人士对学校的贡献。

  陈思霖说,发展华文教育和传承中华文化是学校至今坚持的理念,学校长年坚持中秋节活动、新春庙会、书法挥毫比赛、敬茶感恩父母与师长等文化活动,举办内容丰富的中华文化才艺班,让在校的各族学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,打下中华文化的基础。

  张泽链也告诉记者,自己是英文学校毕业,早年不谙中文,但加入学校理事会多年后,如今已能熟练使用中文交流和演讲。在他看来,随着马中经贸交流日益活跃,越来越多马来西亚民众重视中文教育,华文教育和中华女校一定会有更好发展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科特迪瓦发生严重交通事故 已致20死11伤

“一个村富了不算富,抱团共富生活才更有奔头。”王传喜委员说,“从2018年开始,我们联合周边11个村一起规划建设田园新城,带动2万多名农民就地就业创业。”

电动飞艇或成交通新选择

随后,赵凯对全屋Mini软水机进行详细介绍。该产品搭载双驱增效软化系统,使水流路径提升约2.2倍,实现双次软化,配合专利平板布水系统,360°无死角喷淋,软化效率高达99.8%,软水流量高达1.5m³/h,可满足双卫软水使用。产品同时搭载IoT智能互联、专利AI智能多路阀等技术,实时监测机器状态,自动定制再生周期的同时有效减小软水机体积。

长三角地区海铁联运量显著增长

当晚的开幕式上,来自北京体育大学、湖南师范大学的学生代表朗诵了《沁园春·长沙》,将体育强身、精神铸志,方不负青春韶华的体育精神薪火相传;主题短片《上场》通过三大球的“传球”和“接球”动作,连接时空,寓意着三大球的接力棒正交到这一代青少年运动员手中。来自全国25个省(区、市)的参赛运动员们从吉祥物“球球”与啦啦队队员们组成的人墙通道中奔跑入场,在充满青春感和热烈的氛围中完成各大代表团队亮相。

中新教育丨契合产业发展 内蒙古职业院校调整686个专业布点

下一步,全国检察机关将持续把依法惩治恶意欠薪作为“检护民生”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,依法履行审查逮捕、审查起诉、立案监督等办案职责,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,为根治欠薪提供司法保障,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广大普通劳动者的根本利益。

截至目前已有12人被查,梳理足坛系列腐败案时间线

江苏常州11月9日电 (张杨彬 杨程晨)全国台湾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9日在江苏常州举行。40余位涉台研究学者、专家围绕“两岸关系发展新形势、新挑战、新应策”主题展开研讨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